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交換禮物也可以為孩子上一堂課!

1. 決定方向
2. 控制預算
3. 判斷適合度
4. 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

愷甯的讀書會昨天要交換禮物,禮拜日中午,我帶她準備去挑禮物。
大家說好了要買價值一百元的禮物,我想了一下,一百元能買的東西,應該就屬於文具或食物。
但是,我又想到,孩子對「金錢」真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
我請愷甯用自己的零用錢來準備禮物,愷甯從自己的小錢包裡拿出千辛萬苦才有機會領到的兩個五十元,然後嘴裡碎碎唸著,剩下沒多少了~
到了樓下,我問她,想買什麼樣的禮物,我們才能決定去哪裡買。
她自己就想到文具或玩具。
於是我們先從屈臣氏開始逛,愷甯覺得不好,說要到餐廳街上那家賣很多漂亮擺飾品的店逛逛。逛了一圈,發現裡頭所有的東西都超過一百元。
在這過程中,愷甯耐不住自己的欲望,總是挑選娃娃、可愛裝飾品…,我便一再提醒她,不一定是女生會抽到妳的禮物,萬一男生抽到,妳覺得他會喜歡嗎?
就這樣…我們又逛到7-11去,準備看看食物會不會比較適合。
巧克力的包裝精美,有的還附上玩具,似乎是非常適合的禮物。然而,我們讀書會的小朋友裡,有幾個不吃巧克力的~為了顧及到這些小朋友,我們只好再努力挑選。
忽然間,看見了OPEN將的牙刷組,可愛的造型還有外出包可以裝著,愷甯直說,這個好棒唷~每天都可以用,再送一包軟糖,就可以提醒他吃糖完要刷牙~
但是算了算價格,超過了預算~我說,還是得要從妳的零用錢扣唷!

於是,我們母女倆很滿意地將禮物買回家包裝好~期待著交換禮物的驚喜!
整整花了我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但,我覺得有很多收穫!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II

讀過林良老師這篇《從從容容  穩穩當當》之後,
除了讀到父親對女兒「說教」這一層意義之外(這是多數家長和老師最拿手的部分『說教』),
其實,作者透過文字使用強烈的「對比」來描述女兒的行為與特質。
因此,這堂課有很多地方可以處理:
1. 整體大意(如上篇網誌所做的大意)
2. 詞義(本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對比」,先試著把這些語詞找出來,然後對照相似詞與反義詞)
3. 人物特質以及其行為上的證據(上述的詞義歸納出來之後,其實就把文章中兩個主角的性格特質之「對比」給歸納出來了。然後再從文章中所描述的行為例子做為支持該特質的證據。)

以上三部分若能全部處理到位,便能將這篇文章的精華萃取出來。
此時,再問問學生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麼?
相信學生會因為整理過後而有更深刻的理解,
透過上述的整理而在腦中形成此篇文章的結構,
同時也學到作者「說之以理」的寫作功力。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上週五,我與玫伶校長一同到台北市某國小進行2012閱讀訪視。台北市國小的閱讀教學從去年到今天似乎沒有太多的變化,或許應該說這五年來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豐富的資源與經費,
讓台北市國小的圖書館都跟國美館的兒童閱覽室一樣,
無論裝潢、設備、布置還有書籍都是美侖美奐。

然而,學校在推動閱讀的實質做為上,
還是以「大量閱讀」的方式進行,
小學士、小碩士、小博士…較量不重質。

訪視的流程中有一個部分是觀看示範教學,
這位認真的老師參加過教育部辦的「閱讀理解策略研習」,
在這堂「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中,
老師為我們示範的是林良老師的《爸爸的十六封信》中的〔從從容容 穩穩當當〕

從從容容   穩穩當當 林良《爸爸的十六封信》

櫻櫻:
      這幾天,我替你做了一個有趣的小統計,發現你在三天裡頭,一共丟了四樣東西。星期一,你丟了公共汽車月票。星期二,你丟了鋼筆跟三角尺。星期三,你甚至丟了繫制服裙的皮帶。事實上,這些東西都不能算丟,因為我都幫你找回來了。公共汽車月票,是夾在你看的那本《風蕭蕭》裡。鋼筆在地板上,三角尺在地圖集裡,皮帶就掛在你的脖子上。這些有趣的事情所以會發生,都是因為「匆忙」。

      每天早晨,我常常在七點十分你該上學去的時候,聽你大叫一聲:「哎呀,來不及了!」接著就是:「我的公車月票呢?」「我的鋼筆呢?」「誰拿走我的三角尺?」「誰拿走我的皮帶?」我夜裡都要寫稿,睡得很遲。你的叫喊聲使我不安,只好勉強睜開睡眼,爬下床來,幫你找東西。其實那不算「找」。我知道你不過是心裡慌,需要人幫忙就是了。我是替你「拿」東西,讓你出得了門,讓你上學不遲到。

      為什麼你一直是那麼匆匆忙忙,慌慌張張?為什麼不能從從容容,穩穩當當的,像李熙容一樣?

      每次李熙容來找你,我一看到他,就會想到你,不覺笑了起來。有一次,李熙容問我為什麼笑,我不得不告訴她:「一看到你,我就想起櫻櫻。你們倆是強烈的『對比』!」

      李熙容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她忍不住也笑了。

     她是你最好的同學,我形容她的儀態,你不會覺得陌生。她摁電鈴一向只摁兩短聲,就安心的在大門口外等。我怕她久等,匆匆忙忙去開門,她卻含笑問好,沒有一點兒焦躁的樣子。我注意到她每次回家時,都是先整理好了帶來的書,然後才站起來告辭,從容的離開,舒徐,和緩,穩重,給人一種安適的感覺。

      你給我的印象是另外一型。你回家摁電鈴就像發生了什麼急事,那氣氛逼得人喘不過氣來。開門的時候,你總是問:「怎麼這麼慢?」你似乎不知道,走路去開門,也需要一點起碼的時間。進了門,你坐立不安,團團亂轉。「功課太多了,怎麼辦?」你說。你把書包裡的書全倒在桌子上,抓一本,扔一本,咳聲嘆氣。一二十分鐘過去了,你只在那裡焦躁,什麼事情也沒做。你給人一種「急迫」的感覺。

      今天晚上,你臨睡的時候,神色慌張的跑到書房來看我,說:「怎麼辦?我的一本地圖丟了。明天上課要用的。」我只好把我的一本地圖給了你。過了一會兒,你又笑咪咪的回到書房來,把地圖交還我,說:「地圖沒丟,在我的書包裡。」

      我問你:「剛才你怎麼會想到準備地圖?」

      你說:「忽然想到的。」
我勸你不如就去整理書包,把明天要帶的書本都準備好。你的回答是:「明天再說吧。現在已經太晚了,我得趕緊去睡了。」

      我終於發現使你這麼匆忙慌張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了。

      你是不計畫的,不講條理的,你所依靠的是「忽然想起」。你是不準備的,不安排的,你喜歡「到時候再說」。因為你全靠「忽然想起」,所以一想起就緊張。你全靠「到時候再說」,因此到了時候常常已經來不及了。

      我做事喜歡先有個大概計畫,想做些什麼,該在什麼時候做,都先想好了。做的時候,又喜歡「提早五分鐘開始」,使時間顯得充分,顯得有餘。你看到我上班總是提前五分鐘出門,因此萬一忘了帶手帕,忘了帶辦公桌抽屜的鑰匙,都有足夠的時間回來拿。星期三非交不可的稿子,我喜歡在星期二就寫好。我在夜裡準備好第二天早晨要帶出門的東西。

      我不依靠「忽然想起」,我喜歡「早早去想」。我絕對不放心「到時候再說」,我喜歡「先準備好」。我永遠不「趕」。不趕就能從容,從容就不容易出錯。

      我想,李熙容一定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她有一種從容不迫的風采。

爸爸



示範教學的老師選擇了使用「六何法」帶領孩子們一同摘出文章的大意。
所謂六何法,問的就是: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與如何。

何人:林良、櫻櫻、李熙容
何時:今天晚上
何地:家裡
何事:寫了一封信
為何:櫻櫻三天裡丟了四樣東西
如何:寫信讓櫻櫻瞭解自己和李熙容的對比

因此,整個串起來就變成了:
林良先生在今天晚上於家中寫了一封信給女兒櫻櫻,因為櫻櫻三天中丟了四樣東西,林良先生藉由這封信讓櫻櫻瞭解自己的匆匆忙忙、慌慌張張與最好的同學李熙容的從從容容、穩穩當當形成強烈的對比。

這是個四年級的班級,全班十三人,
只有一人能夠把這整個大意完整地串出來。
其他人,我猜測,都還停留在片段的資訊中(何人、何時、何地、為何與如何)。
那個能夠串出完整大意的孩子,甚至自己還抓到了文中寫到的另一個對比人物:林良。

玫伶校長一直認為用「六何法」處理這個文本似乎太不恰當了。
沒錯!在我們「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的年級成分雙向細目表中,
「六何法」是屬於低年級的能力範圍,
四年級的學生的確可以用刪除、歸納,甚至找出主題句的方式來摘大意。

然而,我更在乎的是,
當老師一心想教策略,策略教完之後並沒有重新檢視文本內涵,這是很危險的!
換言之,學生學到的只是策略的步驟,並不是利用策略來幫助自己理解。
這就像是建構數學的教學一樣,建構步驟本意是為了幫助孩子理解,
但是卻被變成要記憶的步驟,最後又是犧牲掉了理解。

各位親愛的家長和老師,
不管您有沒有看懂我所說的問題,
請先讀一讀這篇林良老師的好文章,
然後想一想,
如果你要教孩子這一課,
你會教什麼?你如何確定孩子學會了?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我們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PART II 培養孩子未來的適應能力《那個沒有你的未來》)

電視上的專家都這麼說

若你和我一樣,每天晚上打開電視機不自覺地就會觀看談論性節目,然後又很自動地鎖定探討父母教養孩子問題的話題上。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感到既沮喪又困擾。沮喪的是,怎麼我犯了全天下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困擾的是,專家總說這些大人的錯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問題,但是,眼前孩子所犯的錯誤必須制止,良好的習慣又必須養成,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舉例來說:幼兒不乖乖吃飯的問題總是困擾著媽媽,從好言相勸、花招百出(玩遊戲),到破口大罵、家法伺候……把媽媽搞得精神崩潰。

A專家這麼說:不要為了孩子不吃飯而動怒!孩子不乖乖吃,約定好的時間到了,就把食物收起來,讓他餓,下次他就不敢再這樣了。要讓孩子自己學到好好吃一餐飯的重要性,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把已經放了兩個小時的飯菜收起來,決定不強迫孩子吃飯,決定讓他得到教訓。以為自己做了一個不會破壞親子關係的正確決定。接下來,你應該也會和我一樣,發現這一切都不是專家所說的那樣如此美好……孩子到了睡覺時間睡不著,肚子餓想吃東西(專家說:要徹底執行,不能讓步!沒得商量!)於是,又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不提供任何食物。這一連串的決定可以產生兩種結果:第一種情況是,孩子因為肚子餓而睡不著覺,整夜「歡」,搞得媽媽連睡覺都睡不好了,火氣更大。最後還是得讓孩子稍微進食才能入睡。第二種情況則是最壞的情況,因為媽媽態度夠堅決,孩子肚子餓也不敢「歡」而乖乖睡覺。但是,若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樣,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學到「你想要他們學到的教訓」,他們反而會胃口變小,甚至慢慢地拒絕吃你所提供營養健康的食物,需要的食物量越來越少(或是把握所有能吃零食的機會),然後活動量也越來越少,接著連發育也越來越不良(虛胖或矮小)。

第二個例子:孩子興沖沖地想學鋼琴、學跳舞,如果你和我一樣,都知道跟孩子約法三章很重要,相信你就會和我一樣,一開始便跟孩子說清楚,要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不可以半途而廢……。但孩子的熱度永遠只有三分鐘,每次都要扯破嗓子才能讓孩子練琴,每次都要為了孩子的一句「不想學了」而搞壞親子關係。如果你又剛好跟我一樣,小時候曾經有機會學琴,卻因為自己半途而廢,那你可能也跟我一樣,長大之後對媽媽有點埋怨,希望媽媽當初能夠幫我堅持,那該有多好!

B專家這麼說:小時候媽媽沒有逼你繼續學琴、練琴,你只是失去了會彈琴的機會;但如果小時候媽媽逼你學琴、練琴,你的人格可能因此產生扭曲,你所失去的就不只是彈琴的機會而已。

如果你跟我一樣,就會發現家中不知不覺地被電子琴、直排輪、圍棋、舞衣、繪畫工具……等,這些因為孩子一時興起而學的才藝,然後又因為半途而廢,讓所有的「傢私」堆滿了家中各個角落。最後,你終於痛下決心,不讓孩子學才藝了!卻又不斷地質疑自己這樣做對嗎?會不會埋沒了孩子的潛能?

每次看完這些談論教養的節目、聽過專家的建議之後,假如你跟我一樣,就應該覺得自己是專家眼中那個惡毒、兇狠、天殺的、眾人唾棄、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的父母親!

事實其實不是這樣的…… 
電視上的專家其實有很多沒有說

在媒體的安排下,為了製造許多的「效果」,往往讓很多複雜的問題變簡單、有趣、吸引人,但未必符合真實的情況,更未必有時間說出解決的方法。電視上的專家也是人,受到情境的影響,專家也很容易不自覺地說出一些符合當時情境、配合當下氛圍、具有「效果」的話語。然而,在電視這一端眉頭深鎖、憂心忡忡的父母親,往往學到了錯誤的結論;或是將別人分享的故事與做法視為典範,下次當自己遇到類似的狀況時,不記得專家怎麼說的,卻記得明星怎麼做的。

電視上的專家多數都有自己的立場,從他們的立場來說服觀眾。真正學識淵博的專家會從不同的研究結果作分析、探討,找出適合某種狀況的某種最佳解決方案。若遇到只站在一個角度推論所有情況的專家,那麼視聽大眾可能就會蒙受其害了!當然,節目的效果和時間的限制,甚至後製剪接都會降低專家的專業能力,很多重要的話來不及說便「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會!」……。

科學研究的過程總是兩端的拉鋸戰

從科學研究上來看,一個「問題」,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探討。而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一致的結果,也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一連串的科學研究檢驗同一個問題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因此得到普遍認同的「答案」,但也可能因為方法的改良,而產生更複雜或完全相反的「答案」。

舉例來說,「電視」到底是讓人視野變廣,還是讓人腦袋變笨?光是這一系列的研究就有一卡車。有人從注意力切入,有人從腦波變化來看,也有人從「內容」來探討。美國小兒科醫師協會一直以來都是站在反對嬰幼兒觀看電視的立場,並且大力宣導。然而,有一系列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問題不是「電視」本身,而是「內容」的問題。以幼兒為中心,設計良好的節目,其實也是可以幫助孩子學到一些認知能力。但前提是,家長要能夠先幫孩子做篩選,更重要的是要能陪伴孩子一起觀看,而不是將孩子交給「電視褓姆」。

隨著不同研究結果的發表,企業總能推出相關的產品促銷手法來吸引大眾的矚目。例如,華盛頓大學庫爾博士(Patricia Kuhl)一連串的經典研究結果指出,寶寶在六個月大到九個月大開始,區辨語音的大腦神經細胞會漸漸減少,大腦功能越來越專精,只處理寶寶周遭語言聽得到的語音,那些負責區辨其他不出現語音的神經細胞就會死亡。因為這樣的研究結果,業界便推出了「小小愛因斯坦」《世界的語言》DVD,號稱收集七個國家不同語言的童謠。目的就是希望幫助寶寶保留住腦神經細胞。這樣的產品一推出,果然深受父母親的喜愛,許多父母親省吃儉用,為的就是能夠幫孩子盡一分心力,讓孩子有個位置較佳的起跑點。

然而,事情總是沒有那麼簡單。後續的研究發現,這些觀看《世界的語言》DVD的寶寶比其他寶寶所學到的詞彙量來得少。就算寶寶看的是歌唱選秀節目,學到詞彙量都比觀看《世界的語言》DVD的寶寶來得多。怎麼會這樣?目前認為原因在於,大腦神經路徑的專精化有助於語言的發展。而強迫寶寶保留住許多處理語音的神經細胞,只會阻礙大腦神經路徑的專精化歷程。造成語言發展的時間延緩,甚至阻礙語言的發展。另外一個問題則是,觀看這套DVD的寶寶,聽到語音時所看到的圖像並非發出語音的嘴型(寶寶看著的圖像,然後聽著APPLE—APPLE—APPLE)。

庫爾教授的實驗室還發現,嬰幼兒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於「實體」人類的反應比較好。換言之,一個真實的人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比較能夠從嘴型學到對應在自己的嘴該怎麼動作,進而透過語音的回饋產生連結。繞了一大圈,如此自然的語言學習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互動式教學。

另一項有名的研究是「莫札特效應」:聽完莫札特音樂之後智力測驗的分數顯著提高。1993年在全球知名期刊《Nature》上刊登了這項結果,受到全世界的矚目。按照常理來講,每每讀到某項驚人的研究結果之後,過不了幾天,大家就淡忘了。然而,一旦受到商業人士的加持之後,再怎麼不起眼的研究結果都會變成廣為人知的商品,甚至視為崇高真理般信守、相傳。再有利的推翻證據、再多更嚴謹卻結果相反的驗證都似乎已經無法抹滅掉這深植人心的產品。若不信,你可以現在就去Google一下,看看目前坊間還有多少標榜著神奇「莫札特效應」的相關產品。

我們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

誠如以上所談到的,科學的研究是一段漫長的拉鋸戰。重要的議題經過長久的檢驗之後,通常可以得到一些普遍認同甚至一致贊同的結論。例如,長久持續的壓力會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閱讀是學習的基礎能力;豐富多元的環境刺激可以幫助大腦神經的連結;受到暴力虐待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變成加害者……。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方法與技術改良之後,那些原本的共識,有朝一日也可能變成錯誤的或是有爭議的觀點。我們是不是就這樣因噎廢食,乾脆什麼也不做,當個「無為而治」、「放牛吃草」、「隨遇而安」的淡定父母?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孩子的成長還是需要為人父母者付出努力才能促成的,那麼,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我們生養孩子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你快樂嗎?你的孩子快樂嗎?

若是參加過學校所舉辦的親師座談會,你或許也有這樣的經驗,當老師問及家長對孩子的期許時,多數的家長都會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究竟,我們的孩子有多麼地不快樂呢?還是進了學校就等於是「不快樂人生」的開始呢?或是我們大人總是將自己的不快樂投射在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也學會說:「我不快樂!」?

一般而言,孩子通常很懂得自得其樂!追逐、盪鞦韆、溜滑梯、翻筋斗、跳上跳下、歌唱、手舞足蹈、裝扮遊戲、洗澡泡水、自言自語…,孩子可以因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笑得花枝亂顫、開心得意。孩子為什麼不快樂?或是應該問,孩子真的不快樂嗎?
孩子本身的確很能製造歡樂,因此,孩子不快樂的源頭來自於大人!是大人阻止了孩子的快樂,是大人的要求讓孩子無法快樂。
到餐廳用餐、在公共場所,孩子本能性地跑跳、追逐,你會為了滿足孩子的快樂而不制止嗎?在圖書館、公車上孩子大聲歌唱或打電動玩具發出擾人的噪音,你會為了滿足孩子的快樂而不制止嗎?

當你的快樂影響到他人的權益時,你就必須有所節制。這就叫做社會規範、道德規範

或許你會說:「孩子嘛!沒關係!」、「孩子還小,懂什麼呢?」、「他只是個孩子!別跟孩子計較!」

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便不斷地在學習社會行為(我微笑,媽媽就會抱我、陪我玩)與社會規範(沒穿衣服會害羞)。因為是孩子,所以需要大人教導,而且得花一段時間教,孩子才能將(大人)外在的控制力慢慢內化成(自己)內在的自制力。大人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快樂,而是提醒孩子不要影響他人。大人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之下也能讓自己開心、快樂。一眛地告誡孩子「不可以怎麼做」會讓孩子無法因滿足而感到快樂;我們要學著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舉例來說,將「你不可以在餐廳裡跑來跑去」變成「你不可以在餐廳裡跑來跑去,很危險,但是我們可以在座位上玩畫圖猜謎的遊戲。」或是「你可以在遊戲區裡玩,但是出了遊戲區就停止追逐!」。教導孩子如何在有限的範圍內讓自己快樂。

從家庭到校園再到社會,最大的改變就是從社交的小圈圈擴展至社交的大圈圈裡,所要遵守的規範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從明文的規定(例如在捷運上飲食會挨罰),到不成文的規範(例如在公車上飲食只有勸導沒有罰則),這些都是我們為了適應團體社群的運作、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所必須遵守的。

除非你家財萬貫、自給自足、可以不屑與他人往來,否則我們教養孩子的首要目標,當然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能力適應環境。因此,學會符合社會期許、道德規範、他人的期望,幾乎是每個人打從出生開始便努力在學習的(嬰兒出生沒多久便開始學習辨識媽媽的情緒,學習做出符合期許的行為,例如微笑,就能讓媽媽開心,自己因此得到關注)。
有趣的是,孩子一開始會學著瞭解規則,然後遵守規則,接著慢慢知道如何在規則的邊緣遊走。孩子先是瞭解欺負別人是不符合規定的(例如打人),慢慢地知道,怎麼樣欺負別人是不太容易被發現的(例如排擠某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IQ越高、認知能力越好的孩子往往越是那個瞭解如何遊走規則邊緣的孩子。

更有趣的是,大人常常這麼說:「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意指我們要視情況而改變、彈性因應不同的狀況,做適當的變通。古人也告誡我們,不應該「墨守成規」。例如,捷運上禁止飲食,對多數大眾而言都是能夠遵守的。但是對強褓中的嬰兒或是孱弱的老人而言,口渴想喝水似乎是很難忍受的,是否可以通融呢?這樣的問題,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換言之,大人的世界真的很複雜,道德規範有時會隨著時空的變換,隨著文化、環境、知識的演進而產生改變。光是背誦教條、死記規則,卻不懂背後的原因或道理的孩子,是做不到應變與適應的!

「你快樂嗎?」相信我們拿這個問題自問時,往往第一時間跳出來的答案都會是否定的!因為生活或工作的壓力過大,加上全球經濟、災害、政治、社會、教育等問題,這些每天都要面對的負面訊息使得我們無法相信自己是快樂的!然而,若你一整天每隔十五分鐘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你會發現,負向的情緒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佔據那麼多的時間。事實上,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大環境的條件),還是有許多方法走出自己的路。若你是這樣一個努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想辦法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將生活效能最佳化的父母,那麼,你的孩子就會從中學到適應環境的方法。因為你快樂,所以孩子快樂!

我們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PART I 你的教養目標是什麼?)

走進書店、大賣場,甚至打開網路書店頁面,到處充斥著教養相關的書籍。有虎媽、惡媽,還有德國媽媽、日本媽媽、紐約媽媽……各式各樣不同的教養方式,每本書都說這樣教才對!這樣教就對了!

看了一堆教養書籍之後,台灣媽媽們總是辛苦地當個變形金剛,教自律變德國媽媽,教規矩變日本媽媽,教創意變美國媽媽……。

然而虎媽、狼爸教得出成功的孩子,相反的,貓爸、鼠媽也能培養傑出的孩子

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的迦納博士(Howard Gardner)在1987年帶著妻子和一歲半大的兒子在中國南京居住,並從事藝術教育的研究工作。他們住在南京的金陵飯店,房間的鑰匙都附有一個鑰匙圈,鑰匙圈是一個厚厚長長的壓克力條,上面寫著房間號碼。飯店希望房客外出時能夠將鑰匙寄放在櫃臺;房客可以將鑰匙直接交給櫃臺服務人員,或是將鑰匙放進櫃臺設置的一個專門寄放鑰匙的箱子裡;鑰匙箱上的投入孔也是細細長長的,必須將鑰匙圈對準投入孔才能將鑰匙投入箱內。迦納博士的兒子對這個鑰匙非常感興趣,也很喜歡試著將鑰匙投入鑰匙箱中。一歲半的孩子要將鑰匙對準細長的插孔是有困難的,因此,他總是要嘗試很多次,才能有成功的機會。迦納博士與妻子認為,在這無害、無危險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並沒有什麼不好。然而,當孩子在努力嘗試時,若有飯店服務員在一旁看到,這些中國人都會主動幫忙,並且將自己的手握著這孩子的手,慢慢地但穩定地幫孩子調整角度,讓他順利將鑰匙插入。

迦納博士觀察到東西方在「學習」與「教學」上有明顯的不同。西方教育強調讓孩子自我探索、自行發現問題,進而自己找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東方教育認為,孩子在茫然地探索中很容易因為能力不足而無法可循、產生挫折,進而排斥學習。因此,做給孩子看,或是「把著手教」(中國用詞,意指握著孩子的手教孩子做。)才能幫助孩子瞭解有效的方法是什麼,讓孩子因為成功而提高自信與嘗試的動機。迦納博士認為藝術的教育在東西方文化上也有類似的差異:美國老師會提供所有工具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自由創作,鼓勵孩子在創作中找出問題並且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中國老師會請學生不斷地重複「臨摹」,教孩子典範是什麼(也就是最好的方法),然後讓孩子透過不斷地練習,最後讓作品更「進化」。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之下,都同樣能夠造就出優秀的藝術家。

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使用一套有系統、規律的模式並且持續一段時日,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學習」與「成長」。不論父母認同東方模式或西方模式,甚至是中西合璧模式,都是如此。就怕父母的原則三天兩頭改變一次,使得孩子無法建立行為的準則,進而將父母的要求視為父母的「心情」(今天媽媽心情好所以沒那麼嚴格,下次要在媽媽心情好的時候拿考卷出來)。

因此,虎媽、狼爸或貓爸、鼠媽能成為親子教養的成功典範,全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需要什麼。接著他們便持續地、堅毅地朝著目標前進。

別再對孩子的教養表現出完全沒輒的態度了!
想想你的目標是什麼?是適應未來的環境?還是只是單純地學會某項技能?
目標設定好之後,找出適合你也適合孩子的方式,然後變成模式,堅持下去。
大腦神經的連結需要時間與反覆練習才能建立,因此,學習是需要一段時日才能展現成果的。

別再說你不懂!不懂就要努力去弄懂!教養子女不是別人的責任,是你的,你該弄清楚!
不要當個沒辦法的父母,你的無力會讓孩子無助,你學習,孩子也會成長。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一切都是大人的錯!!???

女兒三歲時,我喜歡在唸完故事之後,把書本闔上並請女兒說說這個故事在說些什麼?
當時女兒會將故事的背景、經過和結果大致說出來,有困難時,我會協助她回憶。

四歲半到現在六歲,讀了兩年的幼兒園之後,三不五時唸完故事,我請她說說這個故事在說些什麼?
女兒的回答變成:「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太貪心.....」

說真的,我很驚訝孩子的改變...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裡,大野狼永遠是壞人;在武俠小說裡,那個汲汲營營想要稱霸武林者總是令人不屑。
豬小弟為了保護自己就可以燒一鍋熱水燙死大野狼;大俠為了防止壞人奪到盟主寶座,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與壞人爭奪秘笈或寶物。 

當孩子懵懵懂懂是非不分的時候,其實很少有大人會教導孩子如何「分辨」或「判斷」是非,
多數的大人都是直接給予是或非的結果。
然而,「是」與「非」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刀兩斷的。

近來,從Ma幫毆打司機事件到葉少爺酒駕事件,又到高中生對遊民潑糞的事件...
不論犯行者的年齡多大,大概全都跟父母扯上關係,全都是父母沒有把小孩教好!!

這些孩子的父母真的有那麼糟嗎?或是說,其他孩子的父母真的做得比他們好嗎??很多失職的父母,他們一樣可以有優秀的孩子為社會國家有所貢獻的呀!

整個社會大環境是一體的,倘若每個環節都能發揮功能,孩子的成長當然會好。但是,一旦一個環節出了差錯,是不是還有另一個環節可以即時補救呢?
我想,這應該是這個國家社會要檢討的地方。

回到故事的閱讀

故事反映出現實,而孩子要學的應該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思考每個故事的意義。
同一個故事背景、同一個事件發生,換成不同的角度來看,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獵食者(大野狼)你怎麼解決你的難題?

若每個人在做每件事情前都能「多想想」(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相信這個社會會有點不同..... 

企圖扭轉大野狼惡名昭彰形象的書
企圖扭轉大野狼惡名昭彰形象的書
企圖扭轉大野狼惡名昭彰形象的書
企圖扭轉大野狼惡名昭彰形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