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非常態並不是變態

台北榮總謝仁俊醫師的團隊發表了強烈變性慾者的腦神經機制與一般人之差異。
------------------------------------------------------
他們不是「變態」,他們只是「非常態」。
他們不是個人操守失控,他們是天生大腦程式出錯。
當人類所有令人髮指的「變態」行為都能找出大腦中「非常態」的機制時,我們又該有什麼樣的司法制度與價值觀來因應呢?
變性癖、同性戀、戀童癖、殺人魔.........倘若這些問題都可以找出大腦運作上的徵兆,我們該不該⋯⋯更多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樂於學習≠快樂學習

這一年來因為辭去了工作,頓時覺得壓力減輕了許多,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與孩子、與自己相處。「自己動手做」成了我的生活目標;自己動手做菜、做麵包、做玩偶、做衣服。這些烹飪與女紅並非我原本拿手或熟稔的事務,必須從零開始。我開始上網搜尋相關的資料,先從閱讀開始,讀不同人的不同版本,找出共同點與相異處;共同點可能代表著共同的原則,相異之處則可能是可以變通或注入創意的部份。消化了一段時日之後,我便開始著手進行。有時一次成功,有時必須來來回回好幾次才能完成;有時雖然第一次成功了,但第二次卻無法複製出與第一次相同的效果。我帶著強烈的興趣與動機學習新事物,但是,強烈的興趣與動機並非只是引我入門而已,我還需要靠著這強烈的興趣與動機,才能夠陪伴我度過無數次的失敗歷程。

然而,「學習」並非只是「玩玩」而已;「學而時習之」才是完整的學習歷程,而在這完整的學習歷程中,「痛苦」,其實佔了絕大部分。看似簡單的烹飪,必須忍耐廚房裡的高溫、被油爆燙傷、切斷指甲、割傷手指,以及一天無數次的清洗、切割食材、清洗鍋具、清洗碗盤、手指過敏裂傷,奇癢無比又奇痛無比,還得面對食客的無情批判;縫紉機將構思好的樣板快速組裝,然而,一旦縫錯了,拆線得要耗費雙倍以上的時間與力氣。這些都是痛苦且挫折的學習歷程。「快樂」並非立即出現,而且「快樂」也許一直都不會出現。在這一連串的挫折學習歷程中,讓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發展心理學學過的「延宕滿足」實驗。前幾年還有人寫了一本《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來教導成人學習自我控制以達到更好的人生。究竟,自我控制、延宕滿足,進而達到更美好的人生,這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延宕滿足vs.及時行樂

瓦特‧密契爾在一九六〇年代末與一九七〇初這段期間在史丹福大學做了一系列的「延宕滿足」實驗,其實驗的設計是將幼兒園三歲半到四歲半(平均四歲)的孩子帶到一個小小的實驗室,實驗室裡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請孩子坐在椅子上,然後桌上放了棉花糖、OREO和脆餅條讓他們自己選一樣最喜歡的零食,留下所選的零食,其他的拿走。隨後,主試者告訴孩子:我要離開這個小房間一下子,你可以馬上吃掉這一個棉花糖(假設孩子選擇棉花糖),但是,如果你可以等到我回來再吃的話,你就可以再得到一個。如果你實在等不及了,你就按下桌上的鈴,我就會馬上回來看看你怎麼了。於是主試者離開房間,十五分鐘後再回來。

瓦特‧密契爾的棉花糖實驗中發現,在實驗室的情境下,只有30%的四歲孩子能夠做到延宕滿足(也就是為了能吃到兩顆棉花糖而選擇忍耐不吃眼前誘人的一顆棉花糖)。後續的研究更發現,在四歲時的延宕滿足能力與十年後的學業成就、競爭力有顯著的正相關(Walter Michel, 1970、1988);甚至三、四十年後在認知神經科學上也找到了這種自我控制的行為與神經迴路間相關的證據(Casey et al. 2011)。
 

「延宕滿足」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似乎從八〇年代末期開始,隨著國家社會的民主化,教育與教養型態也漸漸開始有不同的觀點浮上檯面。西方的教育觀點不斷地挑戰、衝擊著傳統的華人社會文化觀。然而,傳統,是一個勢力龐大且代代相傳、根深蒂固的巨石;想要改變傳統,必須花費更大的力量。為了撼動這顆傳統的巨石,人們往往會使力過頭;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加大另一端的勢力。
每位家長自己都有學習的經驗,也因為這個經驗絕大部分是痛苦的,於是乎,大家產生了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我不要讓我的孩子也有這麼痛苦的童年!「快樂學習」成為教育團體的重要目標,更成為坊間補教事業的宣傳口號。大家一致認同,讓孩子快樂才是教育的最高宗旨!

以下是兩個有關「快樂學習」的迷思:

1. 成人的世界充滿著不快樂,而孩子應該要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大人不應該將成人世界的價值觀賦予孩子,更不應該讓沒有能力的孩子承受現實生活的壓力與無奈。

  • 孩子就應該快樂!不應該有任何負面的情緒,也不應該承受大人任何負面情緒的影響!當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玩樂時,父母不應該有任何的理由推辭,父母也應該盡可能地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與願望,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親子相處方式。
  • 孩子只是孩子,他們不懂大人世界的複雜!大人有任何的生活壓力或情感問題都不應讓孩子承受,孩子若感受到這些龐大的生活壓力,會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問題,更會阻礙他們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2. 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或不快樂,會讓孩子壓力太大、喪失自信心、產生負面情緒,進而不喜歡學習,甚至造成日後人格上的缺損。
  • 當孩子主動提出想學習任何才藝或課程時,鼓勵孩子去學習。一旦孩子開始失去興趣,不主動練習,當上課或練習變成痛苦的事,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辦法進步、感到挫折時,父母也只好打退堂鼓;因為大家都說:若孩子壓力大、不快樂,學習的效果就會不好,負面情緒增加,進而影響親子間的關係,還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
  •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要給予鼓勵與獎勵,才能增進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並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不管孩子的表現如何,只要孩子願意嘗試,師長就應該給予稱讚,這樣,孩子才會願意繼續嘗試、繼續學習。
針對第一點來看,我們的孩子在進入社會工作、獨立生活之前,其實都是活在家庭及學校龐大保護傘下的。在這個大保護傘之下,孩子犯了錯都應該被原諒;孩子不需要分擔、煩惱家務的責任,更不需要過問學校的校務;只要好好讀書、認真讀書,其他所有的責任都不關孩子的事。忽然間,孩子從學校畢業,踏入了社會,所有的責任迎面而來,所有的過錯都不被原諒。這樣的落差誰承受得起呢?這樣的落差又是誰造就出來的呢?

家庭(或家族)和學校其實是一個微型社會。要能夠在社會上適應良好,就必須在微型社會裡多做練習。感受他人的情緒、關心他人、找出良好的情緒化解方法,先從身邊的人做起;學習到真正的愛並不是沒有負面情緒的,真正的愛是幫助彼此將情緒調節到最適當的狀態。刻意的隱瞞情緒,其實只是剝奪孩子學習情緒處理方法的機會而已。日後面對社會無情的批判或挫折時,孩子便沒有應付的能力,進而學會逃避責任、規避社會的壓力、不做不錯。

第二個迷思則是與延宕滿足有關。在瓦特‧密契爾的棉花糖實驗中,那些只等待三十秒的四歲孩子,十多年後在學術能力測驗(SAT)上的成績顯著低於那些等待十五分鐘的孩子;此外,他們有較多的行為問題、注意力不集中,也較不易維持人際關係。由此可知,當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等待這個目標達成,進而享受達成目標所帶來的甜美果實,其實是我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學習的過程未必快樂,多數的時候甚至是痛苦的、挫折的。因此,幫助孩子「預見」成功果實的甜美滋味,其實是師長們應該盡力的部份。一旦孩子透過這些痛苦的學習經驗學到克服挫折,終究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成就感會進而增強孩子自信心,更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勇於挑戰新的學習。

鼓勵孩子,並非盲目的鼓勵。不論孩子怎麼做,都獲得同樣的鼓勵:「你好棒唷!」其實,就像是一整袋棉花糖讓孩子吃到飽、吃到撐、吃到吐一樣!孩子獲得不到鼓舞,更學不到精益求精。反之,若孩子不管怎麼做,得到的都是批評,那麼孩子同樣無法持續學習。因此,給予適當的指導、指教,才是最佳的學習輔助。有許多父母全力支持孩子的所有選擇,無論孩子怎麼選擇,只要不犯法、不違反社會道德(事實上有許多父母還會因為自己孩子做了某些違反社會道德的事情而認為是社會大眾的標準太過嚴苛),只要孩子喜歡,並沒有不可以。於是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失調,外顯出來的就是作奸犯科,內隱不易發現的就是逃避所有可能失敗、挫折的任務或挑戰。 

腦與學習 

人類的大腦機制讓我們樂於學習(學而時習之),解決難題或想通原本不懂的事物,都能夠帶給我們愉悅和喜樂,進而讓我們願意挑戰新的學習。學習不同類型的新事物,可以活化大腦不同的區域,經過不斷的使用,這些大腦區塊裡會建立更多的神經連結;然而,一旦不再使用,原本建立的神經連結就會撤軍、萎縮、死亡。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研究讓我們瞭解學習新事物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區必須發揮很強的作用,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學習的事物上,記住目前的目標與規則,並且忽略先前的習慣或不適用的規則;一旦熟練之後(也就是真的學會了),這一連串原本耗神的行為歷程就會轉由大腦的皮質下區域掌管(這個區域也是最原始的腦區,負責一些下意識不假思索的處理;也可以說是掌管習慣的區域),使這個行為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老習慣)。

如同稍早所提到的,要與傳統那巨大力量拔河,就必須使出全力,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台灣傳統的教養方式是「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而受到日式教育的影響,八〇年代以前的學校教育也偏向斯巴達、唯命是從、「突出的釘子會被用力釘」的方式。這些我們已經習慣的教養及教育方法,會以代代相傳的形式一直流傳下去,直到革命出現(所謂的革命就是徹底地破壞)。
無庸置疑地,傳統有很多教養、教育的觀點是必須改變的!然而,走至另一個極端似乎也並非是教育和教養的良方。坊間盛傳許多看似非常有理的教育哲學,例如「要當孩子的朋友」、「不要強迫孩子吃飯」、「越快樂,學習效果越好」……等諸如此類,非常吸引那些曾經擁有痛苦童年的成人感同身受,進而奉為教條執行並發揚光大,最後還成為顯學,讓那些沒有照做的父母產生龐大的罪惡感。但,這些教育哲學卻鮮少有科學研究支持,反而是有更多的科學證據可以推翻這些未必正確的信念。

教育與教養並非一個原則通用於各個年齡層。教育與教養是有幾個重要且不變的目標,例如讓孩子有更多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其中又包含了要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心智),然而,在這個重要的目標之下,必須針對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特質、不同的環境施予適當的方法。舉例來說,年幼時父母必須同時給予威信和愛心,建立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旦孩子有更多的能力足以獨立思考、行為時,父母便應該增加商量、討論的模式。家長自身若能成為一個「願意學習」(願意忍受學習過程之挫折)的父母,相信自能從中不斷的修正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進而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懂得忍受挫折、做好自我控制,才能通往學習的康莊大道!
樂於學習≠快樂學習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什麼是優美詞句?老師,請解惑!

每每學校發了閱讀單要孩子寫,郭愷甯就會覺得很痛苦~
痛苦的不是不好寫,是很難過我這一關~
閱讀單的設計就是要他們找出「優美詞句」,然後寫下「我學到了.....」

一開始,愷甯從文章中找出一個句子來寫,我就會問她,妳為什麼覺得這個句子優美?然後她就會說不上來。
漸漸地,她開始知道怎麼找出讓自己覺得很有畫面、很有感覺的「優美」詞句。但,並非每一本書都有這種句子的。
於是,我告訴她,若找不到優美詞句,就找這本書的重點,一句最能代表這本書重點的話。
舉個例子來說,這本「菲菲生氣了」,故事裡菲菲在玩玩偶,姊姊跑來搶走,菲菲感覺到生氣,她開始咆嘯、怒吼,然後跑出去,跑到大樹上看看風景之後恢復了情緒,然後就開心的回家,和家人在一起。

愷甯說,她學到了....不可以亂發脾氣,發脾氣是不好的事情(這好像是說給她媽聽的)。花了一些時間,我讓她知道,這本書沒有這樣講.......

最後,愷甯寫了:生氣的時候要給自己時間冷靜下來。
-------------------------------------------------------------------
當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之後
思考,就成為另一項重要的課題。
教師或成人往往喜歡在閱讀一本書之後,給予孩子某項價值觀的灌輸。
(從這本書的例子看到的就是『不可以亂發脾氣』,但文中根本找不到支持這項觀點的理由)
其實大人自己都沒有讀懂,只是習慣用一個冠冕堂皇的道理來呼攏小孩而已。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各式各樣的文本

閱讀 閱讀 閱讀,別只讀同一類型的書。
要多讀不同作者撰寫的各類書籍,
如此一來,你才能成為一個獨樹一格的人。
Here’s a Monday message for all you Book People out there.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美國家庭閱讀調查報告

2012年秋天,美國Scholastic出版社與Harrison Group共同執行一項家庭閱讀態度與行為調查。這項研究針對美國國內抽取代表性樣本——1,074名年齡介於6-17歲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總共2,148份資料)——主要的發現如下:

孩子、家人與電子書
  • 相較於2010年,閱讀電子書的孩子比例增加一倍(25% vs. 46%)。
  • 閱讀電子書的孩子中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為了樂趣而閱讀更多的書;男孩比女孩更是如此(26% vs. 16%)。
  • 年齡介於9-17歲之間的孩子中有半數表示:倘若能有更多的電子書,他們會為了樂趣而閱讀更多的書──比2010年增加50%。
  • 閱讀電子書的孩子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在家閱讀電子書,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則是在學校閱讀電子書。
  • 百分之七十二的家長樂見自己的孩子閱讀電子書。
  • 百分之八十閱讀電子書的孩子表示為了樂趣閱讀的主要方式還是紙本閱讀。
  • 孩子們認為當他們不想讓朋友們知道自己正在閱讀什麼,或是當他們外出、旅行時,電子書的閱讀方式比紙本書好;當他們想與朋友們分享或是睡覺前閱讀時,紙本書則比較好閱讀。
  • 年齡介於9-17歲的孩子中,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人表示,即使有現成的電子書,他們還是會想要閱讀紙本書籍──比2010年(66%)些微減少。

孩子的閱讀頻率以及對閱讀的態度

  • 女孩的閱讀頻率從2010年的42%降到36%,而享受閱讀的比率也從71%降到66%,認為「為了樂趣閱讀是重要的」人數比率也從62%降到56%。
  • 男孩認為「為了樂趣閱讀是重要的」比率從39%增加到47%,但是他們的比率還是比女孩低。
  • 12-17歲的孩子「為了樂趣閱讀」的頻率顯著低於6-11歲的孩子;「為了課業閱讀」的頻率同樣是12-17歲的孩子低於6-11歲。

父母在孩子閱讀行為上所扮演的角色

  • 將近半數的家長(49%)覺得他們的孩子並沒有花足夠的時間為了樂趣閱讀,大多數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花太多的時間在電玩或社交網站上。
  • 不論孩子是哪一個年齡層,覺得自己孩子沒有花足夠時間為了樂趣閱讀的家長都比2010年增加(2010年36%,2012年49%)。
  • 家長本身閱讀(孩子的閱讀模範)或是家中有大量的書籍,這些都比家庭收入還要能夠對孩子的閱讀行為產生影響。
  • 讓閱讀成為孩子每天的行程之一並且定期為家中孩子新添書籍,對於孩子的閱讀行為也有正向的影響。

譯    者:游 婷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