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我們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PART II 培養孩子未來的適應能力《那個沒有你的未來》)

電視上的專家都這麼說

若你和我一樣,每天晚上打開電視機不自覺地就會觀看談論性節目,然後又很自動地鎖定探討父母教養孩子問題的話題上。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感到既沮喪又困擾。沮喪的是,怎麼我犯了全天下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困擾的是,專家總說這些大人的錯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問題,但是,眼前孩子所犯的錯誤必須制止,良好的習慣又必須養成,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舉例來說:幼兒不乖乖吃飯的問題總是困擾著媽媽,從好言相勸、花招百出(玩遊戲),到破口大罵、家法伺候……把媽媽搞得精神崩潰。

A專家這麼說:不要為了孩子不吃飯而動怒!孩子不乖乖吃,約定好的時間到了,就把食物收起來,讓他餓,下次他就不敢再這樣了。要讓孩子自己學到好好吃一餐飯的重要性,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把已經放了兩個小時的飯菜收起來,決定不強迫孩子吃飯,決定讓他得到教訓。以為自己做了一個不會破壞親子關係的正確決定。接下來,你應該也會和我一樣,發現這一切都不是專家所說的那樣如此美好……孩子到了睡覺時間睡不著,肚子餓想吃東西(專家說:要徹底執行,不能讓步!沒得商量!)於是,又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不提供任何食物。這一連串的決定可以產生兩種結果:第一種情況是,孩子因為肚子餓而睡不著覺,整夜「歡」,搞得媽媽連睡覺都睡不好了,火氣更大。最後還是得讓孩子稍微進食才能入睡。第二種情況則是最壞的情況,因為媽媽態度夠堅決,孩子肚子餓也不敢「歡」而乖乖睡覺。但是,若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樣,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學到「你想要他們學到的教訓」,他們反而會胃口變小,甚至慢慢地拒絕吃你所提供營養健康的食物,需要的食物量越來越少(或是把握所有能吃零食的機會),然後活動量也越來越少,接著連發育也越來越不良(虛胖或矮小)。

第二個例子:孩子興沖沖地想學鋼琴、學跳舞,如果你和我一樣,都知道跟孩子約法三章很重要,相信你就會和我一樣,一開始便跟孩子說清楚,要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不可以半途而廢……。但孩子的熱度永遠只有三分鐘,每次都要扯破嗓子才能讓孩子練琴,每次都要為了孩子的一句「不想學了」而搞壞親子關係。如果你又剛好跟我一樣,小時候曾經有機會學琴,卻因為自己半途而廢,那你可能也跟我一樣,長大之後對媽媽有點埋怨,希望媽媽當初能夠幫我堅持,那該有多好!

B專家這麼說:小時候媽媽沒有逼你繼續學琴、練琴,你只是失去了會彈琴的機會;但如果小時候媽媽逼你學琴、練琴,你的人格可能因此產生扭曲,你所失去的就不只是彈琴的機會而已。

如果你跟我一樣,就會發現家中不知不覺地被電子琴、直排輪、圍棋、舞衣、繪畫工具……等,這些因為孩子一時興起而學的才藝,然後又因為半途而廢,讓所有的「傢私」堆滿了家中各個角落。最後,你終於痛下決心,不讓孩子學才藝了!卻又不斷地質疑自己這樣做對嗎?會不會埋沒了孩子的潛能?

每次看完這些談論教養的節目、聽過專家的建議之後,假如你跟我一樣,就應該覺得自己是專家眼中那個惡毒、兇狠、天殺的、眾人唾棄、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的父母親!

事實其實不是這樣的…… 
電視上的專家其實有很多沒有說

在媒體的安排下,為了製造許多的「效果」,往往讓很多複雜的問題變簡單、有趣、吸引人,但未必符合真實的情況,更未必有時間說出解決的方法。電視上的專家也是人,受到情境的影響,專家也很容易不自覺地說出一些符合當時情境、配合當下氛圍、具有「效果」的話語。然而,在電視這一端眉頭深鎖、憂心忡忡的父母親,往往學到了錯誤的結論;或是將別人分享的故事與做法視為典範,下次當自己遇到類似的狀況時,不記得專家怎麼說的,卻記得明星怎麼做的。

電視上的專家多數都有自己的立場,從他們的立場來說服觀眾。真正學識淵博的專家會從不同的研究結果作分析、探討,找出適合某種狀況的某種最佳解決方案。若遇到只站在一個角度推論所有情況的專家,那麼視聽大眾可能就會蒙受其害了!當然,節目的效果和時間的限制,甚至後製剪接都會降低專家的專業能力,很多重要的話來不及說便「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會!」……。

科學研究的過程總是兩端的拉鋸戰

從科學研究上來看,一個「問題」,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探討。而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一致的結果,也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一連串的科學研究檢驗同一個問題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因此得到普遍認同的「答案」,但也可能因為方法的改良,而產生更複雜或完全相反的「答案」。

舉例來說,「電視」到底是讓人視野變廣,還是讓人腦袋變笨?光是這一系列的研究就有一卡車。有人從注意力切入,有人從腦波變化來看,也有人從「內容」來探討。美國小兒科醫師協會一直以來都是站在反對嬰幼兒觀看電視的立場,並且大力宣導。然而,有一系列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問題不是「電視」本身,而是「內容」的問題。以幼兒為中心,設計良好的節目,其實也是可以幫助孩子學到一些認知能力。但前提是,家長要能夠先幫孩子做篩選,更重要的是要能陪伴孩子一起觀看,而不是將孩子交給「電視褓姆」。

隨著不同研究結果的發表,企業總能推出相關的產品促銷手法來吸引大眾的矚目。例如,華盛頓大學庫爾博士(Patricia Kuhl)一連串的經典研究結果指出,寶寶在六個月大到九個月大開始,區辨語音的大腦神經細胞會漸漸減少,大腦功能越來越專精,只處理寶寶周遭語言聽得到的語音,那些負責區辨其他不出現語音的神經細胞就會死亡。因為這樣的研究結果,業界便推出了「小小愛因斯坦」《世界的語言》DVD,號稱收集七個國家不同語言的童謠。目的就是希望幫助寶寶保留住腦神經細胞。這樣的產品一推出,果然深受父母親的喜愛,許多父母親省吃儉用,為的就是能夠幫孩子盡一分心力,讓孩子有個位置較佳的起跑點。

然而,事情總是沒有那麼簡單。後續的研究發現,這些觀看《世界的語言》DVD的寶寶比其他寶寶所學到的詞彙量來得少。就算寶寶看的是歌唱選秀節目,學到詞彙量都比觀看《世界的語言》DVD的寶寶來得多。怎麼會這樣?目前認為原因在於,大腦神經路徑的專精化有助於語言的發展。而強迫寶寶保留住許多處理語音的神經細胞,只會阻礙大腦神經路徑的專精化歷程。造成語言發展的時間延緩,甚至阻礙語言的發展。另外一個問題則是,觀看這套DVD的寶寶,聽到語音時所看到的圖像並非發出語音的嘴型(寶寶看著的圖像,然後聽著APPLE—APPLE—APPLE)。

庫爾教授的實驗室還發現,嬰幼兒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於「實體」人類的反應比較好。換言之,一個真實的人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比較能夠從嘴型學到對應在自己的嘴該怎麼動作,進而透過語音的回饋產生連結。繞了一大圈,如此自然的語言學習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互動式教學。

另一項有名的研究是「莫札特效應」:聽完莫札特音樂之後智力測驗的分數顯著提高。1993年在全球知名期刊《Nature》上刊登了這項結果,受到全世界的矚目。按照常理來講,每每讀到某項驚人的研究結果之後,過不了幾天,大家就淡忘了。然而,一旦受到商業人士的加持之後,再怎麼不起眼的研究結果都會變成廣為人知的商品,甚至視為崇高真理般信守、相傳。再有利的推翻證據、再多更嚴謹卻結果相反的驗證都似乎已經無法抹滅掉這深植人心的產品。若不信,你可以現在就去Google一下,看看目前坊間還有多少標榜著神奇「莫札特效應」的相關產品。

我們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

誠如以上所談到的,科學的研究是一段漫長的拉鋸戰。重要的議題經過長久的檢驗之後,通常可以得到一些普遍認同甚至一致贊同的結論。例如,長久持續的壓力會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閱讀是學習的基礎能力;豐富多元的環境刺激可以幫助大腦神經的連結;受到暴力虐待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變成加害者……。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方法與技術改良之後,那些原本的共識,有朝一日也可能變成錯誤的或是有爭議的觀點。我們是不是就這樣因噎廢食,乾脆什麼也不做,當個「無為而治」、「放牛吃草」、「隨遇而安」的淡定父母?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孩子的成長還是需要為人父母者付出努力才能促成的,那麼,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我們生養孩子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你快樂嗎?你的孩子快樂嗎?

若是參加過學校所舉辦的親師座談會,你或許也有這樣的經驗,當老師問及家長對孩子的期許時,多數的家長都會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究竟,我們的孩子有多麼地不快樂呢?還是進了學校就等於是「不快樂人生」的開始呢?或是我們大人總是將自己的不快樂投射在孩子的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也學會說:「我不快樂!」?

一般而言,孩子通常很懂得自得其樂!追逐、盪鞦韆、溜滑梯、翻筋斗、跳上跳下、歌唱、手舞足蹈、裝扮遊戲、洗澡泡水、自言自語…,孩子可以因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笑得花枝亂顫、開心得意。孩子為什麼不快樂?或是應該問,孩子真的不快樂嗎?
孩子本身的確很能製造歡樂,因此,孩子不快樂的源頭來自於大人!是大人阻止了孩子的快樂,是大人的要求讓孩子無法快樂。
到餐廳用餐、在公共場所,孩子本能性地跑跳、追逐,你會為了滿足孩子的快樂而不制止嗎?在圖書館、公車上孩子大聲歌唱或打電動玩具發出擾人的噪音,你會為了滿足孩子的快樂而不制止嗎?

當你的快樂影響到他人的權益時,你就必須有所節制。這就叫做社會規範、道德規範

或許你會說:「孩子嘛!沒關係!」、「孩子還小,懂什麼呢?」、「他只是個孩子!別跟孩子計較!」

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便不斷地在學習社會行為(我微笑,媽媽就會抱我、陪我玩)與社會規範(沒穿衣服會害羞)。因為是孩子,所以需要大人教導,而且得花一段時間教,孩子才能將(大人)外在的控制力慢慢內化成(自己)內在的自制力。大人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快樂,而是提醒孩子不要影響他人。大人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之下也能讓自己開心、快樂。一眛地告誡孩子「不可以怎麼做」會讓孩子無法因滿足而感到快樂;我們要學著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舉例來說,將「你不可以在餐廳裡跑來跑去」變成「你不可以在餐廳裡跑來跑去,很危險,但是我們可以在座位上玩畫圖猜謎的遊戲。」或是「你可以在遊戲區裡玩,但是出了遊戲區就停止追逐!」。教導孩子如何在有限的範圍內讓自己快樂。

從家庭到校園再到社會,最大的改變就是從社交的小圈圈擴展至社交的大圈圈裡,所要遵守的規範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從明文的規定(例如在捷運上飲食會挨罰),到不成文的規範(例如在公車上飲食只有勸導沒有罰則),這些都是我們為了適應團體社群的運作、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所必須遵守的。

除非你家財萬貫、自給自足、可以不屑與他人往來,否則我們教養孩子的首要目標,當然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有足夠的能力適應環境。因此,學會符合社會期許、道德規範、他人的期望,幾乎是每個人打從出生開始便努力在學習的(嬰兒出生沒多久便開始學習辨識媽媽的情緒,學習做出符合期許的行為,例如微笑,就能讓媽媽開心,自己因此得到關注)。
有趣的是,孩子一開始會學著瞭解規則,然後遵守規則,接著慢慢知道如何在規則的邊緣遊走。孩子先是瞭解欺負別人是不符合規定的(例如打人),慢慢地知道,怎麼樣欺負別人是不太容易被發現的(例如排擠某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IQ越高、認知能力越好的孩子往往越是那個瞭解如何遊走規則邊緣的孩子。

更有趣的是,大人常常這麼說:「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意指我們要視情況而改變、彈性因應不同的狀況,做適當的變通。古人也告誡我們,不應該「墨守成規」。例如,捷運上禁止飲食,對多數大眾而言都是能夠遵守的。但是對強褓中的嬰兒或是孱弱的老人而言,口渴想喝水似乎是很難忍受的,是否可以通融呢?這樣的問題,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換言之,大人的世界真的很複雜,道德規範有時會隨著時空的變換,隨著文化、環境、知識的演進而產生改變。光是背誦教條、死記規則,卻不懂背後的原因或道理的孩子,是做不到應變與適應的!

「你快樂嗎?」相信我們拿這個問題自問時,往往第一時間跳出來的答案都會是否定的!因為生活或工作的壓力過大,加上全球經濟、災害、政治、社會、教育等問題,這些每天都要面對的負面訊息使得我們無法相信自己是快樂的!然而,若你一整天每隔十五分鐘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你會發現,負向的情緒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佔據那麼多的時間。事實上,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大環境的條件),還是有許多方法走出自己的路。若你是這樣一個努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想辦法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將生活效能最佳化的父母,那麼,你的孩子就會從中學到適應環境的方法。因為你快樂,所以孩子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